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4的文章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建構新價值鏈農業

壹 . 前言   農業為生物性產業,與氣候、水土等資源關係密切,亦為整體經濟重要一環,臺灣農業面臨糧食安全、氣候變遷、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等挑戰,須以新思維重新定位,以「新價值鏈農業」為戰略目標,透過創新與跨域合作擴大農業加值空間,同時提升產業與人、地、水資源之效率,對內優化產業結構、對外拓展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   「產業價值鏈」的加值概念是工商業提升競爭力常用之手法,但在農業部門多侷限在初級產業的 發展,較少考慮同業與異業之結合與產業加值 。然國際經貿高度自由化已為必然之趨勢,臺灣農業必須突破框架思維,以創新思維來改變體質,開發新經營模式與新市場,提升競爭力, 延伸農業板塊, 使農業由第一級生產事業,轉型為創造整體加值效益之新價值鏈農業 ,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創新局 。 貳 . 推動產業加值之新價值鏈 農業   新價值鏈農業是改變以往農業以「產品」為主的概念,經由創新加值,開拓農業市場版圖,同時也擴大對國內農產品的需求,創造國內生產者、加工者、外銷者多贏策略。如瑞士的瑞士蓮、比利時的 GODIVA 巧克力、韓國的泡菜等產品聞名全球,但該國並非主要原料產地,透過加值,將其產品行銷全球。臺灣自有原料有限,唯有透過「進口國外原料 + 本地農產 + 優質技術 = 高附加價值產品」,透過此一方式,擴大品牌效益,帶動產品周邊產業的蓬勃發展(觀光、包裝、運輸等)。   臺灣農業從「生產型農業」轉型為「新價值鏈農業」, 是要將以「耕作」為核心思考的農業,轉變為以「價值鏈」的概念來擴大農業的價值,以因應農業多元發展需求 。從產業來說,由市場定位來思考研發、生產、加工、行銷等加值活動,以及跨域的異業連結。例如以臺灣優勢的產製技術與加工能力,結合國內外原料, 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以建立臺灣農業國際品牌,運籌行銷全球。   在跨域整合方面,以在地特色產業 結合文創、美學及觀光休閒,推動傳統農業優化,發展精緻的高端市場及創意加值的文創市場,以臺灣茶產業為例,即可連結休閒體驗、茶食、茶餐廳、茶具創作等。透過跨域合作,初級農業與二級製造業或三級服務業鏈結,將可開拓新市場、新商機。為有效提升農業加值,農業經營、人、地與水資源,進行結構性的調整,促進經營效率化、人力年輕化、農地與農業用水利用的合理化等均需配套推展。 參 . 102 年相關推動成果

價值農業

價值農業 產業的價值愈大,存在的價值也愈高,農業的多功能價值,為其他產業所難擁有,如果只從農產品的產值或價格來定位農業,就明顯忽視農業的重要性,農業應從社會(生活支持)、環境(生態服務)、經濟(產業價值鏈)等價值面向綜合檢視其貢獻,決定農業的走向。 一 . 外患內憂,臺灣農業作「繭」自縛   101 年 , 臺灣農業年產值超過新臺幣 4,779 億元,其中農作物 2,229 億元占 46.6% ,畜產 1,485 億元占 31.1% ,漁產 1,062 億元占 22.2% 。農業從業人數約 54.2 萬人,農家平均每戶所得為 995,645 元。在我國糧食供應、鄉村發展及環境生態保育等方面,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臺灣的農業政策,從民國 40 年代以全力生產維持糧食的穩定, 38 年開始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以「農業培養工業,工業帶動農業」的經濟發展策略。 民國 60 年代中期,農業政策調整為兼顧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農業」,在小農經營的條件之下,農業與農村依然面臨衰退的困境。 80 年代推動生產、生活、生態為目標的「三生農業」,提高農業生產與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但 70 年到 101 年間,農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僅 1.1% 。 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中, 70 年農業就業人口為 125.7 萬,農業占國家生產毛額( GDP ) 7.3% ,至 101 年農業從事人口為 54.4 萬人,農業占國家生產毛額 1.9% ,可見農業在國家整體經濟中地位的衰落與困境。   多年來,臺灣農業施政的主軸一直在增加生產、降低成本、改善運銷上照顧農民,但又無法突破瓶頸,許多短期的因應措施,執行多年成為長期的政策,形成無法丟棄的包袱,而且愈陷愈深。   農民人數眾多性質不同,各項補助為避免遺漏,常被要求盡量放寬條件,以致雨露均霑,形成農民福利 。在政府預算有限的情況之下 , 這些福利性質的支出 , 直接由農業預算吸收 , 不僅吞噬了農業發展正常的預算 ,致需要的農民所得不足,未有需要者平空獲利。農民、農民團體為獲得社會的支持,政治人物為爭取選票,媒體為製造效果,不斷向外傳達農民的辛苦無助,農民也陷入自己是弱勢族群,需要特殊照顧的情境中。每屆颱風後或產銷失衡時,媒體不斷報導,農民放下尊嚴,悲情訴求爭取補助。長此以來,農業給外界的印象是辛勞貧困,沒有前途的行業,年輕人望之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