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肥料的種類及用途

氮肥:

莖葉生長期最需要氮元素,氮供應若適當,光合作用旺盛,則蛋白質、葉綠素及其他氮化合物均可製成,同時纖維素、木質素也可合成。
但若氮量過多,糖分被分去生成氮化合物,而合成纖維素跟木質素所需糖分減少,所以會葉子特大,但是莖葉軟弱。

磷肥:

磷一方面是核酸、磷脂的型態,成為細胞核的成分,成為製造細胞的材料。另一方面幫助合成醣類、蛋白質等有機化合物的工作。
磷酸分子可再體內使用多次,進入葉子中的磷會隨葉片老朽轉往新生組織。故缺磷症狀由下葉顯現磷不足,生育不良,根群發育也差,葉小而開花延遲。
與缺氮不同的是:缺氮葉呈黃色,缺磷通常呈無光澤暗綠色,或紫色。
磷在種子含量高,過去認為是果肥,宜於結果前施予,但從磷在植物體內功用看來,該在生育初期就令其吸收,效果更佳。
一般植物體內最需要的依序是: 氮、磷、鉀、鈣、鎂、硫。
微量元素是: 錳、鐵、硼 。
磷肥的功用 : 磷為細胞核重要的組成元素,促進植物生長和果實成熟,因此又稱「果肥」或「實肥」。
磷肥的種類 :
(一)天然磷肥 : 多取自鳥糞或骨頭粉。
(二)人工磷肥 :1.過磷酸石灰:灰白色粉末,主要以氟磷灰石[CaF2•Ca3(PO4)2]為原料,經酸分解,得磷酸二氫鈣[Ca(H2PO4)2]和硫酸鈣(CaSO4)的混合物。2.托馬士磷肥:主成分為磷酸四鈣(Ca4P2O9)。受到植物根部分或以酸作用或CO2的分解,生成水溶性磷酸二氫鈣,被植物吸收。

鉀肥:

鉀肥的功用:
鉀肥可以增強植物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促進植物合成澱粉.醣類的光合作用,對纖維素的生長也很有幫助,又稱為「莖肥」。
鉀肥的種類:
(一)天然鉀肥有草木灰。
(二)人工鉀肥 : 氯化鉀(KCl)、碳酸鉀(K2CO3)、硝酸鉀(KNO3)等中性的鉀鹽 。
※果實風味的甜與酸,牽涉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糖酸比,僅管含糖量愈高,但酸度仍高,果實風味仍酸,而酸度極低,即便含糖量不高,果實風味仍甜。最明顯的例子比較,西瓜含糖百分比為10~12%,檸檬含糖百分比為9~10%,為何二者風味差距這麼大?就是跟果實有機酸含量有關。
磷對於果實風味的影響並不大,最主要的影響是在於,將植物體光合產物的碳水化合物轉化成澱粉與多醣類纖維素,磷質愈高,轉化程度愈大,相對含糖量會降低,而提升了有機酸對糖類的比例。
鉀對於果實含糖量則有很明顯的影響,鉀可以促進光合作用效率,使葡萄糖產量增加,也可以加速碳水化合物的轉運與轉化,更可以促進酵素的形成,植物體內某些酵素會分解少量的果實有機酸,所以說要果實甜,鉀肥不可缺席。
另外對於有機酸的形成與抑制,在鎂肥方面,有些有機酸的形成是碳水化合物的轉化與其他物質的結合,鎂可以有效降低果實有機酸的形成,而使果實風味上較佳。
草木灰基本上並非是有機鉀肥,嚴格算起是無機鉀肥,只是因為非化學合成,所以可使用於有機栽培,並非是有機肥。其餘鉀肥類一般多以化學肥料為主,像是硫酸鉀(白加里)、氯化鉀(紅加里)、矽酸鉀、碳酸鉀等等,除了草木灰甚少有適合有機栽培使用的鉀肥,也因此在有機農產品的品質檢驗上,仍無法媲美傳統栽培使用化學鉀肥的農產品品質。
(1) 氮素的功效
主要的功能在於長葉子及製造葉綠素,以供光合作用産生碳水化合物,因此可增進作物的産量。凡是在長葉子的生長期和以葉部爲食用(如蔬菜)或觀賞(如草皮,觀葉植物)爲主的作物,需適時且多量的氮肥供應。
作物體內含氮化合物主要以蛋白質形態存在,蛋白質中氮含量約占16%-18%,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物質的主要成分。氮是核酸的組成成分,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是合成蛋白質和決定生物遺傳性的物質基礎,植物體內的遺傳信息靠脫氧核糖核酸傳遞。
氮也是植物體內許多酶的組成成分,酶本身就是蛋白質,物體內各種代謝過程都必須有相應的酶參加,起生物催化作用,因而氮也通過酶間接影響植物體內的各種代謝反應。
氮也參加葉綠素的組成,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直接與光合作用産物、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密切相關。植物缺氮時,體內葉綠素含量減少,葉色呈淺綠或黃色,葉片的光合作用就會減弱,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
植物體內一些維生素如B1、B2、B6、PP 等也含有氮,它們是輔酶的成分,參與植物的新陳代謝;一部分植物激素如生長素、細胞分裂素也是含氮化合物,它們對促進植物生長發育過程有重要作用。
(2)磷肥的功效
磷肥的主要的功能在於能量的製造和運移,是組成ATP的重要元素,對開花及結果影響很大。在開花時期或以觀花爲主的花卉,需保證磷肥供應。
磷是植物體內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磷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元素,而核酸是果樹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變異中極爲重要的物質。磷的正常供應有利於細胞分裂、增殖,促進根系伸展和地上部分的生長發育。
當缺磷時,影響核苷酸與核酸的形成,使細胞的形成和增殖受到抑制,導致果樹生長發育停滯;磷能加強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運轉,磷對光合作用有極爲重要的作用,完成光合作用的各階段的物質轉化,幾乎都有磷的參加。
磷是作物體內氮素代謝過程中酶的組成成分之一,同時,磷能加強有氧呼吸中糖類的轉化,有利於各種有機酸和ATP 的形成,前者可以作爲氨的受體形成氨基酸,而後者則爲氨基酸核蛋白質的合成提供能源。
磷還有利於植物體內硝態氮的轉化與利用,提高作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磷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等能力,因爲在磷的影響下,可提高細胞結構的水化度和膠體束縛水的能力,減少細胞水分的損失,幷增加原生質的粘性和彈性,使之適應各種不良的環境條件,在低溫下仍能保持較高的合成水平增加體內可溶性糖類、磷脂等濃度,提高作物的抗寒性。
另外,無機磷的存在,能增加細胞液的緩衝性能,使原生質的PH 值保持穩定狀態,有利於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
(3) 鉀肥的功效
鉀肥主要的功能爲維持細胞內電解質平衡與細胞膨壓,且爲蛋白質合成及五十多種酵素催化作用所必需。凡在結果的時期以及以果實收成爲主的作物,均需足量的鉀肥供應,且鉀具有使莖幹強健,增進作物抗病、抗蟲及抗環境逆境(如霜害、旱害、風害等)之功效。
鉀與代謝過程密切相關,是多種酶的活化劑,參與有機糖和澱粉的合成、運輸和轉化。鉀能促進蛋白酶的活性,增加對氮的吸收。鉀能增強原生質膠體的親水性,使果實有較強的持水能力。
鉀能增強體內糖的儲備和細胞滲透壓,可提高作物的抗寒性。鉀能提高作物的樹體和果皮纖維含量,促進枝條加粗生長,機械組織發達,從而有利於作物樹體和果實抗病蟲害能力。
氮肥(葉肥):促進枝葉濃綠,生長旺盛。幼苗及觀葉植物需較多的氮肥。
磷肥(花肥、果肥):助長根部發育,促進花芽分化、開花結果。觀花、觀果植物及球根花卉需較多的磷肥。
鉀肥(莖幹肥、果肥):促使細胞新陳代謝正常,強壯根莖、枝幹健全發展,增進葉簇花色美觀,抵抗病蟲害。一般花卉中苗以上或成株需較多鉀肥。
有機質的作用在於幫助植物吸收養分~改良土壤特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燈籠果

燈籠果 燈籠果屬於醋栗科茶蔍屬多年生灌木。株叢高1.2 米左右,果子是一個套着燈籠型莢子的小圓果,比拇指大一點,里面有很多小籽。未成熟時味極酸,成熟後呈黄綠色,完全成熟後呈紫紅色,非常甜,可以用來烤果餅,做果醬。燈籠果花朵燈籠果原產祕魯和智利,但是並不是什麼重要得產品。當地人隨便吃一點,偶爾也在菜市場看到。但是被廣泛的引入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種。果醬和罐頭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經常出口。中部非洲國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園。 一、燈籠果的生育週期 1、發芽期:從種子吸水萌動到真葉露心為發芽階段,由播種到種子萌芽長出土,達到80%以上,大約需要7~15天。 2、幼苗期:苗出齊後,有80%的植株達到三片真葉,即第一個花萼形成前約20~30天。此期主要是根、莖、葉的生長時期,在生產上要採取良好的措施,培育生長發育健壯的幼苗,為高產、優質、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期:從開第一朵花開始到最後開的一朵花所持續的天數,為開花日數。最早開的第一朵花達5%的植株為開花始期,以月、日表示,植株最後開的花,而漿果又能在霜前充分成熟的日期為終花期。 4、結果期:結果期分為始期和終期。結果始期,即有5%的植株落花後,坐住果的日期。結果終期,即是終花期的花坐住果的日期。   5、成熟期:漿果成熟期,可分為始熟期和終熟期。始熟期,即有5%的植株第一個果成熟的日期。終熟期即最後充分成熟漿果的日期。燈籠果是由下向上陸續開花結果成熟的。第一個花果實膨大生長,第2~4朵花相繼現蕾、開花和結果。 二、燈籠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燈籠果性喜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以30℃左右發芽迅速;幼苗生長期20~25℃、夜間不低於17℃適宜生長;開花結果期白天以20~25℃、夜間不低於15℃為宜,否則易引起落花落果。氣溫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0℃以下植株受凍。經調查看,幼苗耐低溫能力不成熟,所以露地生殖時期不能過早,而必須在晚霜過後方可栽植。   2、光照:燈籠果對光照要求比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3000~4000米燭光範圍內,生長發育協調,果實品質優良。光照不足時,植株徒長而細弱,產量下降,漿果著色差,品味不佳。因此,在生產上必須注意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和打尖、抹芽、整枝的必要性。   3、水分:燈籠果需水較多,尤其在漿果開始成熟前期,枝葉和果實同時生長,需水較多,當漿果大量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全日照  8個小時日照 瓜類、茄果類、豆類、山藥、豆薯(地瓜)。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中、強光性 蔬菜夏秋季生產,玉米、青椒、西瓜、南瓜、西紅柿、茄子、芝麻、向日葵類。 其次是根莖類,如:馬鈴薯、甜菜、胡蘿蔔、白蘿蔔、甘藷、山藥等等。至少需半日照,才能生長,芋頭雖喜歡全日照,但比其他蔬菜耐蔭。  需要中等光照大白菜、甘藍、芥菜、蒜、洋蔥。  長日性蔬菜白菜、甘藍、芥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菠菜、萵苣、蠶豆、豌豆、大蔥、洋蔥。 短日性蔬菜豇豆、扁豆、莧菜、空心菜。          中光性蔬菜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 菜豆 菜豆喜溫暖,不耐高溫和霜凍。菜豆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0-30℃;在40℃以上的高溫和10℃以下的低溫,種子不易發芽。幼苗生長適宜氣溫為18-25℃。花芽分化的適宜氣溫為20-25℃,過高或過低溫度易出現發育不完全的花蕾、落花。 菜豆對光照強度的要求較高。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光照充足則植株生長健壯,莖的節間短而分枝多,開花結莢比較多,而且有利於根部對磷肥的吸收。當光照強度減弱時,植株易徒長,莖的節間長,分枝少,葉質薄,而且開花結莢數少,易落花落莢。 菜豆根系強大,能耐一定程度乾旱,但喜中度濕潤土壤條件,要求水分供應適中,不耐澇。生長期適宜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宜。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最敏感,此期土壤乾旱對開花結莢有不良影響,開花數、結莢數及莢內種子數減少。土壤水分過大時,下部葉片黃化,早脫落。空氣濕度過大會引起徒長、結莢不良。 菜豆具有深根性和根瘤菌,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但仍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輕砂壤土或粘質壤土為好。土壤過於粘重、低溫、排水和通氣不良則生長不良,炭疽病重。菜豆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適宜的土壤pH為5-7.0,其中以州6.2-6.8最適宜。菜豆最忌連作,生產中應實行2-3年輪作。 菜豆生育過程中,主要吸收鉀和氮較多,還要吸收一定量的磷和鈣,才能良好發育。結莢期吸收磷鉀量較大。磷鉀肥對菜豆植株的生長發育、根瘤菌的發育、花芽分化、開花結莢和種子的發育等均有影響。缺乏磷肥,菜豆嫩莢和種子的品質和產量就會降低。缺鈣,幼葉葉片捲曲,葉緣失綠和生長點死亡。缺硼,則根係不發達,影響根瘤菌固氮,使花和豆莢發育不良。

為何冰箱冷凍室非得是零下18度?

為何冰箱冷凍室非得是零下18度? 不少家庭的冰箱有led面板,可顯示冷藏室和冷凍室溫度。每次看到那個零下18℃,不少人,包括筆者在內就會禁不住提出一個小疑問:為什麼冷凍室溫度非得是零下18℃?最多零下1℃不就結冰了嗎?搞這麼低溫度實在是浪費電呢。 聰明如很多人是這樣推測的 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很多人,包括筆者在內就開始推測後面的機制了。冷凍室的零下18℃其實不費電,相反,它是節約電力的一個好措施。為何? 冰箱隔一段時間,內部溫度升高後,它就要啟動壓縮機,嗡嗡嗡的。頻繁啟動壓縮機不僅耗電,冰箱的壽命也會降低,還有就是很吵人。怎麼辦?簡單,先把冷凍室的溫度搞得低低的,比如零下18℃左右。 然後,冷凍室的冷氣往上走,來到冷藏室,如此,就能長時間保持冷藏室的溫度處於0到8℃以內了。 待冷凍室的冷氣散失過多,溫度升高到零下幾度時,再啟動冰箱的壓縮機把溫度再次降到零下18℃,如此,冰箱的啟動次數就變少了。 實際是這樣嗎?很遺憾,不是。 原因之一:不一樣的水 水到零度以下就結冰了,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認識。然而仔細一想,這不適用於冰箱的冷凍室。因為冷凍室存放的不是上百升礦泉水,而是各種各樣的食物。 食物中含有大量水這沒錯,但這些水同時含有大量的鹽、糖等物質。就像每1升海水中大約含有35克鹽,所以平均起來,要到零下1.33℃時海水才會結冰。 因此,要想把食物凍結,並不是溫度只要達到水的冰點就可以,得保證足夠低的溫度,食物中的水才能凍結,這很重要,因為食物中只要有液態水存在,這就等於是為各種細菌的繁殖提供了必備條件。 圖為牛肉薄片在不同溫度和不同時間內測得的牛肉中凍結水量的曲線。 當牛肉薄片的溫度為零下4℃時,只有70%的水分被凍結;溫度下降到零下9℃左右時,也還有3%的水分未凍結;即使牛肉薄片的溫度降低到零下18℃時,也不是100%的水分都被凍結住。 原因之二:嗜冷微生物 根據微生物對不同溫度的適應範圍,可將微生物分為三大類,嗜熱菌、嗜溫菌和嗜冷菌。在食物的冷藏和冷凍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敵人」是嗜溫菌和嗜冷菌。 一般來說,能引起食物腐敗和食物致毒的嗜溫菌,在低於3 ℃情況下不產生毒素,當然,個別菌種例外。 而對於嗜冷菌,一般得在零下10 ℃到零下12 ℃時才會停止生長。 有的黴菌甚至要到零下15~零下18 ℃時才